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招商引资 > 正文
    购物车
    0

    粤港澳大湾区如何解决人才住房难题?专家们这样建议

    信息发布者:蔡金辉
    2018-05-06 08:26:29   转载

     对高端人才放宽购房限制、推广共有产权住房管理模式、采取PPP模式建造限价商品房和人才公寓、鼓励大型企事业单位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单位租赁房)……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国家行政学院(香港)工商专业同学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日前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18》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创新创业人才住房,抢抓机遇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的措施。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游霭琼、周仲高表示,从世界四大湾区比较来看,粤港澳大湾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人才成长潜力处于领先状态。粤港澳大湾区聚集了5所世界100强大学,多于其他湾区。但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比重偏低,人才集聚要求迫切。以高等教育人口比重为例,当前美国和日本的高等教育人口比重均超过40%,其他三大湾区的人口质量整体显著高于粤港澳大湾区。


      游霭琼说,从工业企业R&D活动人员看,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工业企业R&D活动人员达到57万余人,但大湾区工业企业研发人才主要集中于广州、深圳、珠海、中山,占总量的74.08%。其中,深圳占比最大,高达35.53%。从人才总量占常住人口的比例(人才占比)看,人才占比最高的城市是香港,其次是深圳和珠海。


    5ae9b0282f282.jpg

      参与编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18)》的专家在走访中发现,与雄安新区规划比较,粤港澳大湾区的土地规划还未完全精准到位,不少房地产开发商打着科技走廊的名目,大量土地成为商品房升值的一个新的卖点,而将来真正在科技创新走廊工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却因买不起房而留不下来,这应值得决策者特别是规划部门的注意。专家认为,应当“把解决创新创业人才住房、场地困难作为降低创新创业成本的关键”。


      专家建议,鼓励在缓解高端人才、柔性人才住房问题上的探索,放宽购房限制。推广珠海唐家湾高新区产业人才共有产权住房管理模式,并使之与公共租赁住房、货币安置等住房政策共同构成湾区多层次产业人才住房体系,吸引和留住高科技人才。


      同时,采取PPP模式,政府以土地入股、吸引社会资金,与城市发展规划配套,在交通便捷、城市功能完善、产业相对聚集区域,建造限价商品房、人才公寓,向人才定向租售,对初创人才减免和降低房租,或给予符合条件的人才以租金补贴;制定相关土地配套政策,引导房地产开发项目中配建不低于5%的保障房,主要作为面向社会的公共租赁住房使用,鼓励人才集聚的大型企事业单位和产业园区利用自用存量用地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单位租赁房),采用划拨方式进行供地保障。


      在健全监管机制的基础上,专家建议,借鉴北京经验,允许有条件的企业利用闲置工业用地,或通过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包括增加容积率等方式节省出土地用于企业员工的住房用地建设,住房仅向无房人才出租,不出售。针对高层次人才引进,建立“人才驿站”,为有意到珠三角就业创业但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层次人才提供档案、社保等人事代理服务和公益性培训。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